櫥柜產品的核心是品質和服務而非價格
自櫥柜銷售借鑒“套餐”模式將指定長度的地柜、臺面和吊柜組合并與機、爐灶、星盆等進行捆綁銷售后,一時“套餐”模式在櫥柜業風靡一時。一時間各大都套餐在數字上做文章,不管是是3.5米地柜和臺面與吊柜的組合,抑或是3米地柜和臺面與吊柜的組合,雖然這配置上加減的計算法則千差萬別,但都毫無例外地將套餐價格作為吸引人們的眼球的焦點,無意之中將整個櫥柜業引向了價格戰的“紅海”,透支櫥柜業的“青春”。
作為朝陽產業的櫥柜業,到如今也就十來年的發展歷史,本來業作為一個定制行業,櫥柜產品作為定制產品,只要材料配件和外觀設計等方面稍有差別價格就會差異,產品單價完全不具備可比性。可各大櫥柜品牌硬是將櫥柜產品按照標準化產品的模式將其組成了套餐,并且無限地放大其價格優勢,一個比一個價格低,將消費者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產品價格上面,而忽視了定制產品核心的品質和服務,櫥柜不是制造業而是服務業!
從其它成熟行業的競爭歷程來看,幾乎都會遵循從產品差異化競爭到服務品質競爭再到價格戰的競爭規律,所以櫥柜業在進入價格戰之前理應經過必須經過前期產品和服務的充分競爭來推動行業成熟發展。櫥柜品牌應充分發揮櫥柜作為定制產品個性化和服務增長的特性,目前品牌在產品上僅局限于有限的外觀設計,在產品功能智能化和人性化方面還有很多差異化的空間可開發,同時也可以在服務差異化和服務增長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櫥柜產品和服務還沒有各自差異化的情況下,各大品牌貿然啟動“價格戰”推出各種低價套餐壓縮了代理商和終端服務人員的收銀空間,從而引發終端加盟商的推廣熱情不高,要是部分加盟店老板覺得沒收銀又削減導購或者設計和安裝的提成,這樣如何去扶持這些低價套餐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呢?同時價格戰也會消耗企業本身的資源,沒有充足的收銀企業如何擴大生產和提升工藝技術呢?所以各櫥柜品牌在推出產品低價套餐的時候是否也可以推出服務套餐呢,讓消費者認知到貼心服務的價值,讓消費者為設計買單、為服務買單!作為定制行業,櫥柜業一定要讓消費者除了價格之外還能看到更多,譬如設計或服務等,只有這樣讓能櫥柜也走得更健康和更久遠,而不至于“未老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