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的櫥柜企業離真正意義的品牌還有一定距離
現在國內櫥柜生產企業在等級上沒有嚴格的界定,五六個人也可以建廠,還有代加工,這樣談何品牌,又何談產品壽命,而我們的消費者置身局外,對此還沒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目前國內的企業發展還談不上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階段,排名靠前的企業,頂多只能說是市場占有率較高,離真正意義上的品牌還有著一定的距離。這就像大眾汽車與寶馬汽車,論展廳大眾多過寶馬,但二者的品牌概念卻有著本質的不同。櫥柜消費者對品牌的認識與消費,什么時候達到對品牌的認識和消費階段,櫥柜業才能稱為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
隨著競爭的加劇,小的廠家因品質治理經驗不足、營銷技術滯后、系統成本治理等原因很可能面臨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企業兼并的局面,而實力雄厚、大品牌廠家的規模則逐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品牌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同時關聯行業的大廠家也看好這份肥牛,也不再“臨淵羨魚”,而是“退而結網”,有好多好的品牌的家電企業都紛紛智慧之選進入櫥柜業。在加上行業難度小,屬于勞動密集型,使得一些不具備專業知識,缺少生產設備,資金不足的企業或個人紛紛加入這一行業,不計其數的“前店后廠”的“雜牌軍”搶灘登陸,先期瓜分,造成“搶單”、“惡意攻擊”、“相互壓價”等不良競爭現象此起彼伏,對整個行業的經營品質、顧客信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正因為櫥柜業目前沒有什么準入門檻,過程銷售靈活性較大、創造性強、基于購買對象的個性要求較大,所以此行業連一個完整的行業標準都沒有,質量標準,尺寸系列,款式風格等,八仙過海、各搞各的的本事,有的甚至沒有什么標準,客戶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既而廉價劣質材料和非環保的材料大量采用引發了“價格戰”,需求過程布滿了不規范的服務和極差的產品交付。
標簽: